船舶行业应将防范汇率风险提升到战略高度
- 分类:行业资讯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1-01-21
- 访问量:0
【概要描述】2010年最后一天,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6.6227元人民币。至此,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超过3%。进入2011年,人民币汇率仍然保持上涨势头。专家普遍认为,今年我国将面临更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,船舶工业应做好再次应对严峻考验的准备工作。
船舶行业应将防范汇率风险提升到战略高度
【概要描述】2010年最后一天,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6.6227元人民币。至此,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超过3%。进入2011年,人民币汇率仍然保持上涨势头。专家普遍认为,今年我国将面临更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,船舶工业应做好再次应对严峻考验的准备工作。
- 分类:行业资讯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1-01-21
- 访问量:0
2010年最后一天,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6.6227元人民币。至此,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超过3%。进入2011年,人民币汇率仍然保持上涨势头。专家普遍认为,今年我国将面临更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,船舶工业应做好再次应对严峻考验的准备工作。
我国船舶工业是典型的出口型产业, 造船合同––包括国内船东订造的远洋船舶普遍使用美元计价结算,加之船舶在较长的交船期内分5次付款的特殊性,一旦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,将面临巨大的汇率损失。据中国船舶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彦庆介绍,2010年,如果以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为基准,按照国际金融危机前所签合同的首付款比例达到70%,危机后首付款比例为20%,汇改前所接订单面临3%的升值损失,汇改后所接订单面临1.5%的升值损失等假定条件测算,我国造船企业因人民币升值损失80亿元,其中手持订单隐形损失70亿元,交工船舶损失10亿元。
在当前船舶高成本、低价格的时代如此巨额的汇率损失是船企很难承受的。在2007~2008年间人民币曾有过一次快速升值,一年内升值幅度超过9%。当时,船企利用卖方市场的优势,采取加大首付款比例、提前结汇、锁定原材料价格等临时性、战术性的防范措施,最终扛过了这次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冲击波。不过,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船市开始转向买方市场,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,船企以前采取的抵御风险措施如今难以奏效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在国内外政治、经济形势影响下,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超过去年,我国船舶工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。有专家表示,如果去年船企按5%的利润率接船,一旦交船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低于5.99,船企不采取有救应对措施就将面临亏损。
事实上,日本、韩国船舶工业快速发展之时都曾遭遇本币大幅升值的困扰,造成重大损失,在经历本币升值之痛后,日、韩将对抗汇率风险视为必须投以重兵的重大战役,制定了诸如政府加大补贴、鼓励国内船东造船、提高生产效率、推动产业升级等决定行业走向的战略性措施。这些措施在有效防范汇率风险的同时,还大大提升了日、韩船企的国际竞争力。
面对未来更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,我国船企应主动作为,探求全新的应对方略,制定长远性、战略性的防范措施,效仿日、韩积极调动全行业力量去应对汇率风险。相关专家建议,首先,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,鼓励船企加大研发投入,促进产品优化升级,通过建造利润较高的船舶来对冲汇率风险;推动金融改革,为船企实现人民币结算或者多种混合结算创造条件。其次,在造船效率、钢材利用率、高附加值船型研发建造等方面,我国船企与国际先进船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,缩小这些差距才是低御汇率风险的根本策略。我国船企要积极挖掘内部潜力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劳动生产效率,促进产品结构升级,将人民币升值压力转化为产业升级动力。最后,我国从事船舶融资业务的金融机构专业化程度还很低,防范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严重匮乏,无法像日、韩金融机构那样在本币升值时为船企提供“保护伞”。因此,金融机构和船企应利用当前不断建立的战略联盟关系,积极商讨有效策略,共同抵御人民币升值风险.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Copyright © 2020 舟山南洋之星船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. 浙ICP备09007988号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宁波 企业邮箱入口